年,上海地铁穿越信号荒漠,创造网速奇迹
作者/IT时报记者钱立富
编辑/钱立富孙妍
2004年~2024年,《IT时报》已走过20年。这是中国高速发展的20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20年磨一剑,我们用纸墨镌刻科技进程的璀璨印记,以字句讲述创新的故事,让最有价值的资讯激发深邃的思考,与时代脉动保持共鸣,与城市更新共同成长。
《IT时报》创刊20周年系列报道陆续推出,回望这幅生动立体的科技变革画卷。
2009年5月29日《IT时报》
当一座城市快速发展的时候,与之相称的象征物势必会不断涌现。
地铁是这座城市快速发展的象征物之一,由线成网,世界级超大规模轨道交通运营商网络在上海诞生。
通信亦是展现上海这座城市速度的象征物,从国内第一个大容量蜂窝公用移动通信系统在这里开通,到之后3G、4G、5G率先在这里与用户零距离接触,还有从宽带第一城、光网第一城、千兆第一城到双千兆示范城市的快速变迁,无不诠释着速度的含义。
这些象征物也交织融合在一起,让城市第二空间变得越来越美好。地铁里曾是信号“荒漠”,手机打不通,网络上不了。如今,和“地上城”一样,5G正在“地下城”不断蔓延拓展,而且最新的5G-A技术在这里施展,展现出创新的魅力。
2001年地铁里有了手机信号
1993年,对于上海这座城市,还有对中国通信行业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年份。
这年9月,国内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GSM网络开通,我国移动通信2G时代的大门逐渐被打开。在第一个GSM网络开通前四个月,上海地铁一号线南段(锦江乐园至徐家汇区间)投入观光试运营,上海由此正式迈入地铁时代。
地铁开通在上海绝对是件大事。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上海就想着造地铁,但当时外国专家认为,上海土质松软,建地铁宛如“豆腐里打洞”,基本不可能。
但上海没有放弃,经过数十年探索,闯过重重难关后,终于在1993年开始进入轨道交通时代,成为中国内地第三座开通地铁的城市。当时,《人民日报》在头版也刊登了“上海地铁一号线南段试运行”的消息。
不过,当时地铁和公众通信沿着各自的方向往前延伸,几乎没有产生交集。
2G移动通信当时刚刚崭露头角,无线寻呼正大行其道,手机拿着大哥大、腰里别着BP机颇为时兴。不过到了地铁里,这些统统成了“摆设”,派不上用场,因为这里没有网络覆盖,乘客在这里收不到无线寻呼,也没办法打电话。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随时通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于地铁里覆盖移动网络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破冰”的声音很快传来。2000年时,上海地铁二号线在车站和控制中心安装了传呼设备,可以传输中文和数字寻呼信号,还可传输寻呼台发出的大容量网络综合信息,BP机在地铁里可以收到信息了。
2001年,随着最后模拟网络的关闭,上海全面进入移动电话的数字时代。这年9月,为迎接即将召开的APEC会议,上海地铁一、二号线移动通信信号实现全线覆盖,并正式开通,乘客在地铁车厢内可以用手机打电话。
也就是说,在地铁一号线试运营8年之后,上海的地铁里终于有了移动网络,不再是信号“荒漠”。
实际上,不仅是无线寻呼和移动通信信号,这段时间,小灵通信号也进入地铁。小灵通进入上海较晚,直到2004年才在市区放号,不过一年之后,也就是2005年,小灵通信号进入了上海地铁一、二号线,用户在地铁里可使用小灵通自由通话。
利益博弈那场3G时代的风波
事情发展总是会遇到波折。
2008年,国内电信行业第三次重组尘埃落定,新成立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均为全业务运营商,进入“三足鼎立”状态。很快,三家运营商获得3G牌照,我国由此进入3G时代。
就在此时,地铁运营方与电信运营商因为“进场费”问题而产生的矛盾,引起了全社会关注。
2008年7月,北京地铁10号线与奥运支线开通,但乘客发现,地铁里面没有手机信号。据当时媒体报道,是因为地铁公司和电信运营商在“进场费”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电信运营商方面称,是因为地铁运营商要价太高。一直到北京奥运开幕3天后,在政府部门干预下,北京地铁10号线才开通了移动信号。
同样的问题,也在上海发生,成为当时市民关注的热点。2009年7月,上海地铁8号线延伸段通车运营,但乘客发现,这里的移动通信并不畅通,三家运营商的信号忽而一起消失,忽而你有他无。之所以造成这样状况的发生,同样是因为在“进场费”问题上双方没有谈拢,电信运营商对于每个移动基站120万元天价“进场费”十分不满。《IT时报》当时对此事率先并持续追踪报道,并推动了此事解决。
“以前,地铁里面的通信设施,比如电源、传输、天线设备等,大部分是地铁运营方按照相应标准建设的,然后租给电信运营商使用,后者要支付大量租金。”多年从事地铁移动网络建设的运营商人士陆先生表示,之后随着地铁线路的增多,加之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模式逐渐发生变化,地铁中的通信设备基本上是由电信运营商自己建设,“2014年、2015年左右,我们还回购了旧的地铁线路中由地铁运营方此前建设的通信资产。这样,所有地铁线路中的通信资产基本上是属于电信运营商,我们只需向地铁方支付机房等租金就行了。”
WiFi之争4G时代成为云烟
3G之初,地铁行业和电信行业因为“进场费”问题闹得“风雨满城”。2014年、2015年,国内4G大门打开之初,这样的“明争”不再,不过,“暗斗”袭来。
经过3G时代的培育,用户上网习惯逐渐养成,移动互联网产业日益壮大,业界对于流量入口的抢占变得无比激烈。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互联网大厂,抑或是其他类型企业,都对此热情高涨。
于是,WiFi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重点,阿里、百度、360、小米、平安等纷纷入局,比如阿里当时投资了树熊网络,腾讯投资了WiFi服务商迈外迪,百度投资公交WiFi运营商“16WiFi”,纷纷将WiFi视为硬件、操作系统、搜索、LBS之后的又一大移动互联网入口。拥有先天优势的电信运营商自然也不例外,当时都积极推动WiFi建设和布局。
地铁拥有巨大人流量,自然成为各方布局WiFi时所争夺的重点场景。
“2012年开始,我们开始WiF大规模建设,当时也想在地铁里面布设WiFi,并在几个地铁站做过试点,但是后来没做下去,主要是和地铁运营方没有谈拢合作。”上述运营商行业人士说道。
2014年底时,上海地铁和一家名为南方银谷的公司合作,在上海地铁13号线开通“花生WiFi”测试信号。《IT时报》记者当时曾在地铁13号线现场测试,下载速率在2Mbps左右,打开网页和视频播放比较流畅。当时,4G刚刚出现,尚未“挺进”地铁,而且流量费挺贵,对于逐渐习惯于手机上网的用户来说,免费的地铁WiFi颇受欢迎。至2016年6月,上海十多条地铁线路覆盖了WiFi。
不仅是上海,当时在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地铁WiFi也非常流行。
不过,随着4G网络覆盖变广加厚,网络使用体验提升,加之通信资费快速下调,WiFi逐渐失去了优势,并最终消失。但这是段重要历程,地铁WiFi当时满足了很多乘客地铁出行时的上网需求。
站在技术最前沿地铁疯狂“飙速”
从2G、3G到4G,乘客在“地下铁”中享受到的通信服务,比地面慢了一拍甚至几拍。到5G时代,节奏终于同步。而进入5G-A阶段后,地铁成为最新的试验场,乘客在这里享受到当前最先进通信技术所带来的极速上网体验。
2019年,是国内5G商用元年,也是上海地铁5G元年。在当年进博会举行前夕,电信运营商在进博会核心地铁站徐泾东、虹桥火车站和诸光路三站完成5G网络全覆盖,并为智慧指挥平台提供通信保障。
一年之后,也就是2020年进博会举行前夕,上海全市297个地下车站站厅、站台全部完成了5G网络覆盖。而在此后新开通的上海地铁15号线、18号线,则同步开通5G服务。
按照计划,2024年上海地铁隧道区间将100%完成5G网络覆盖。也就是说,无论是在站厅站台候车,还是在地铁列车行驶过程中,乘客都能无缝享受5G网络服务。
不仅是覆盖范围更广,5G信号渗透进“地下铁”的每处角落,而且在技术创新的加持下,地铁5G展现出的极速让人吃惊。
乘坐上海地铁4号线的电信5G手机用户也许会发现,即使在列车飞驰过程中,网速依然又快又稳。《IT时报》记者曾在现场实测,网速高达1.8Gbps。这是因为,年,上海地铁穿越信号荒漠,创造网速奇迹上海电信全球首创的5G新型“车地系统”在这里已经投入使用,它改变了传统的地铁移动网络部署方式,创新性打造“数字室分 无线回传”方案,破解了地铁列车行驶过程中信号衰减大等难题。
但1.8Gbps并不是地铁5G速率的“巅峰”。
在上海,地铁18号线有着“换乘王”之称,它可以和全市12条建成地铁线路和1条规划线路换乘,还拥有上海财经大学站、复旦大学站等重要站点。
作为上海第一条实现5G全覆盖的地铁线路,18号线最近迎来了大升级,成为上海“第一条5G-A地铁线路”,实测下载峰值速率超3.1Gbps。
“传统地铁通信系统带宽不足、频谱效率低,用户感知较差,5G-A技术具有大带宽高速率、高频谱效率优势,可以给乘客带来极致的网络体验。”上海电信移动互联网部无线网络技术专家杨鑫介绍。
上海电信携手产业链伙伴,在地铁18号线全线36公里完成T T F(40M)时频三聚合方案百站规模商用,打造全国首条3CC网络体验示范线路。
“除了给乘客带来高速上网体验,5G-A技术也可以为地铁运营保障、维保维修、乘客信息服务等应用场景充分赋能。比如在运营保障方面,利用5G-A的高速率,将监控视频实时回传,结合AI技术,可以实现驾驶员疲劳检测、违法行为监督、应急远程指挥、车门卡人检测报警等。”杨鑫说道。
3.1Gbps,这一令人吃惊的数字,也不会是地铁5G速率的“峰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纪录会被打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