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不陪新势力玩价格战:降量保价,看车人反增多
图片来源:网络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张莹
上个月,“17万就能买到宝马X1”引发热议。这个月,包括宝马在内的传统豪华品牌“BBA(奔驰、宝马、奥迪)”又突然被曝退出价格战。
7月18日,搜狐财经走访宝马、奔驰、奥迪线下门店发现,宝马价格确有回调。奔驰销售称,之后价格大概率会上调。奥迪则有部分车型已经涨价,没涨价的车型也即将调价。
奔驰、奥迪销售均反应,或受调价信息影响,来问车的人都变多了。
有专家向搜狐财经指出,无休止降价将损害豪华车的品牌形象,退出价格战可能会导致销量受到一定影响,但有利于维护品牌形象,同时利润也有保障。
BBA退出价格战,已有车型涨价
搜狐财经走访线下4S店时,一名宝马销售用宝马X1举例,“确实价格比之前有所回调,现在车也少,另外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
他还谈到,宝马3系也相比5月份价格回调了几千块钱。
当问及是否所有车型价格都有调整时,该销售认为,从价格来说无所谓涨价或者不涨。“环境、车库存状态、任务都会(和价格)有关系。任务就比如说这个月X1要卖多少台、三系要卖多少台,包括现车库存都会影响价格。”
近日,有消息称,“宝马退出价格战”。原因是价格战导致门店亏损严重,宝马从7月起,通过减少销售量来稳定价格,缓解门店的经营压力。
宝马中国回应媒体称,下半年宝马在中国市场将重点关注业务质量,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
继宝马之后,奔驰奥迪也被传出退出价格战。
搜狐财经走访市场发现,奥迪已经有车型上调了价格。
奥迪销售介绍到,Q5和A6都已经涨价,A4基本上不变,A5的优惠力度比前两个月更大些。但他也补充到,“这车马上也会调价,只是先后顺序的问题。”
该销售称,这个月底之前都会涨价,具体需要等厂家政策。
奔驰销售则谈到,奔驰C级价格上调没有宝马那么严重,目前价格和6月份是持平的。但他也说道,豪车不陪新势力玩价格战:降量保价,看车人反增多“价格大概率会上调,可能会上调个五千八千的。”
该销售称,基本上现在的车价在后半年都是往回升的状态。“年底还会不会再降说不好。如果是最近两个月想购车,现在肯定是合适的,因为后两个月肯定都是涨价的状态。”
或受调价影响,不仅问的人多,买的人也多,奥迪销售称,“像好多客户之前还在对比,这两天回来了拿着之前的报价单说过来订车,说过来订车,我给不了。”
奔驰销售也表示,“从这两天的订单能看出来,有很多客户听说车马上要涨价(过来看的)。”
“降价保量”变“降量保价”,价格战损害豪华品牌形象
从2023年初算起,这场价格战已经持续了18个月。传统豪华车品牌BBA也卷入其中。
今年6月份,先是宝马腰斩式大降价冲上热搜,消息称原价35.39万元的宝马i3裸车价直接降到了17万多元。此外,奥迪A4L裸车价也降至了20万元以内;奔驰C级车价格跌到了20万元左右,有报道称,每售出一辆C级车型亏损高达7万元。
对比仰望、蔚来等电车,外界调侃“没钱只能买BBA”。降价之下,这句调侃再次被热议。
不过降价并未起到理想中的“换量”作用。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宝马在全球的交付量达到109.65万辆,同比增长2.3%,宝马(含MINI)上半年在中国市场销量却同比下滑4.2%,为37.59万辆。梅赛德斯-奔驰上半年在中国市场交付35.26万辆,对比去年上半年的37.46万辆同比下滑近6%。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和中端车发起价格战的时候,宝马、奔驰等高端品牌可能为了消化库存并准备推出新车型,暂时跟随降价。但是长期参与价格战,可能会削弱其百年积累的品牌效应,大规模促销不应是奔驰、宝马等高端豪华品牌的销售策略。
对于此次BBA退出价格战,章弘认为,这并非消极怠战,而是积极应战的一种策略。
章弘指出,短时间内,也许价格回归正常,对于价格敏感的客户群体,也许会犹豫不决出手谨慎,导致销量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品牌形象重新回归令人仰慕的境界,维护了品牌的积淀和客户群体的忠诚度,对于BBA来说,只会利多弊少。
章弘补充道,当然,在今后的营销中,BBA也许还会针对某几款车型,采取短期临时的促销手段,以化解库存等眼前困难,个人以为这都是合情合理客观理性的营销策略。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也有相似看法。他指出,品牌定位不同,应对市场价格战的策略也会不同。豪华车的基石是技术、产品、服务以及基于此的品牌形象,这些也是豪华车核心客户的主要购车原因。无休止降价将损害豪华车基石,需要果断刹车。
梅松林用长城汽车举例,长城汽车没有深度跟进价格战,虽然销量表现不突出,但保持了高盈利能力。长城汽车坚持利润第一,销量第二,也取得不错经营业绩,这也可能影响了BBA退出价格战的决策。
梅松林表示,“市场中大概有十分之一的用户忠于传统豪华车品牌,这是传统豪华车的基盘,抓住这个基盘用户,以品牌综合竞争力服务好基盘用户,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BBA退出价格战对BBA的影响,梅松林指出,销量应该不乐观,但利润有保障。
车市价格战或将继续,有研报预测“趋于缓和”
对于价格战,车企中既有反对派,也有乐观派。
比如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便激烈反对。他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中称,“企业目的是盈利,为国家做贡献。我们应该有大局格局,长期主义,而不是眼前去‘卷’。没有效益企业不可生存。”他直言,广汽已经裁了不少人,并建议相关部门考虑“油电同权”。
吉利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也曾表示,“大家也不能只盯着渗透率,如果新能源汽车发展是赔本赚吆喝,大多数企业发展都不可持续,也不是啥好现象,还是要向高价值和好体验要市场。”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形容自己是“乐观主义者”。
他认为,“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常过程,是行业快速回归良性竞争的最佳方式。卷本身意味着追求卓越,会推动中国品牌的新高度,实现用户利益的最大化,为用户创造价值。”
而2024年价格战的发起者,比亚迪的董事长王传福也和曾庆洪、杨学良有不同看法。他在一次论坛中指出,“卷”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随着BBA退出价格战,持续了一年半的价格战是否会落下帷幕?
章弘认为,供需关系失衡的产业趋势也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依靠价格手段来调节市场,近年内也许仍是车企和商家促销的主要手段。
梅松林则表示,在当前充分竞争的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和利润不可兼得,定位大众市场的品牌恐怕还得继续鏖战价格战,而定位高端的豪华车可能逐步退出价格战,重在维护高端品牌形象,而不是性价比。
另有研报预测,价格战或将趋于缓和。
花旗就在6月24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预计从下半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将趋于缓和,价格战也会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厂商之间,而不是所有厂商。
华创证券也在7月的一份研报中称,行业价格战上半年力度超市场预期,当前进入季节性休息时段,预计下半年8-9月随季节性或逐步加大力度。行业价格竞争虽未结束,但从油电价格、合资自主价格、车企经销商盈利面判断,或开始进入尾声阶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