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进入自动驾驶时代:北京拟支持自动驾驶进入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场景

本报记者尹丽梅童海华北京报道

近日,网约车进入自动驾驶时代:北京拟支持自动驾驶进入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场景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的《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在汽车行业内掀起了一阵波澜。

《条例》指出,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以下场景: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出租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除危险货物运输外的道路货物运输;摆渡接驳、环卫清扫、治安巡逻等城市运行保障;国家和本市支持开展的其他应用场景。上述文件还对“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作了诸多规范和规划。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随着北京版《条例》的出台,我国自动驾驶行业又向前跨了一步。“北京市发布的《条例》是最具可操作性、最接近于现实的一个自动驾驶法规。它与以前的杭州、深圳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条例不同,它值得关注的点是,《条例》更为完善。有了完善的法规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北京去做自动驾驶的示范运营。在自动驾驶落地方面,北京树立起了一个标杆,北京市正在将自身打造成一个自动驾驶之都。”

光大证券首席分析师倪昱婧亦指出,《条例》是我国首次全面系统地支持自动驾驶发展的一则法规。它也将成为目前国内最为完善的地方性自动驾驶法规,意味着我国高阶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向有法可依迈进一步。

一部更为完善的自动驾驶法规

对于汽车产业而言,智能化“下半场”竞争已经开始。

目前,北京、深圳、上海、江苏、杭州等多省市已制定自动驾驶相关地方立法,不断加速拓展应用场景。

《条例》的出现为自动驾驶在我国的落地添了“一把火”。

记者注意到,除了指出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出租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场景外,《条例》还是一部称得上是较为完善的自动驾驶法规。

记者注意到,《条例》所指的自动驾驶汽车包括具备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条例》明确指出,自动驾驶汽车创新活动包括开展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道路运输服务试点四个阶段。

《条例》指出,在数据方面,支持自动驾驶汽车数据有序开放、授权使用和流通利用,建立健全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开发利用的合作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开发数据服务产品,提供市场化、社会化的应用和服务。

与此同时,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将会同相关主管部门设立监管沙盒,为自动驾驶汽车领域新技术、新场景、新产品、新模式提供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

在自动驾驶的落地方面,《条例》称将支持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全域开放,分阶段、按片区开放重点应用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条例》,北京市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自动驾驶配备驾驶人或(远程)安全员。驾驶人或(远程)安全员在创新活动期间应当监控自动驾驶汽车运行状态及周围环境,发现自动驾驶汽车处于不适合自动驾驶的状态或者系统提示需要人工接管时,及时接管自动驾驶汽车,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此外,《条例》还对通信网络、自动驾驶地图、基础设施运营、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事故现场处置、交通事故责任、行车安全、网络安全、保险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法规制度设计,为北京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立法保障。

“北京是继深圳和杭州之后第三个将出台自动驾驶地方性法规的城市,与此前已有的法规相比,《条例》首次涵盖车端和路端、对上下游产业发展提供系统性支持,而此前的法规更侧重单车智能;首次明确支持自动驾驶汽车应用于网约车场景;首次简化异地企业申报制度,此前异地企业开展测试申请流程繁琐;首次提出为自动驾驶汽车领域新技术、新场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设立监管沙盒(即设定一个可以在其中测试产品的安全空间,不会因违反现有法规承担监管后果,最终根据测试结果判定给予正式的监管权,在沙盒以外予以推广);安全保障更加全面,明确企业投保种类、首次鼓励自动驾驶汽车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保险产品。”光大证券方面在研报中表示。

张翔告诉记者,自动驾驶汽车具备能够在公共交通中率先示范应用的条件,因为公共交通的线路比较固定,场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场景简单意味着在开发上工作量会小一些。

他还谈道,自动驾驶的落地能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把大众在路上的时间缩短。与此同时,由于司机在公共交通的成本中占的比例较大,没有了司机以后,运营主体的费用会下降,对于老百姓来说也降低了出行成本,整个社会的效率会提高。

“车路云一体化”或加速落地

当前,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有两条发展路线,一是单车智能,二是“车路云一体化”。记者注意到,《条例》显露出北京市开展“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条例》指出,在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方面,今后北京市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应当为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预留空间。鼓励充分利用现有路侧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同时,北京市还将统筹建设全市统一的自动驾驶汽车安全监测平台和云控基础平台。

安全监测平台具备监测自动驾驶车辆运行安全状态的能力,它能够配合公安、交管等部门开展交通违法处理、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认定、应急处置等工作。自动驾驶汽车企业要按照规定向安全监测平台上传自动驾驶汽车相关数据。

与此同时,云控基础平台与车辆、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边缘计算系统和交通、城市管理等平台将实现安全接入和数据联通,向车辆提供融合感知、协同决策与远程管理服务,支持自动驾驶车辆安全运行。

现阶段,在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车路云一体化”正成为下一阶段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所在。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径是技术演进的必然趋势,也已经成为全球政府、产业界的发展共识,各国加快推进技术攻关与基础设施建设,全球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路径日益清晰。”上个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在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2024)上表示,“车路云一体化”是单车智能、车云协同的全方位升级。

在同一场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表示,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势头强劲,总体处于全球并跑水平,在产业应用、关键技术、测试示范等方面进展显著,已经实现辅助驾驶大规模应用,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化”正处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顶层谋划和工作协同,坚持“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战略。

张翔在采访中对记者表示,对于自动驾驶而言,单车智能现阶段被证明是行不通的,行业内企业包括特斯拉已经开始走“车路云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单车智能的主要问题是成本较高,因为这条技术路线需要安装较多传感器,在可预见的未来这条技术路线的成本也难以降下来,这与未来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据了解,到今年7月底,北京将实现600平方公里“车路云一体化”功能覆盖。随着4.0建设获得批复,未来两年,“车路云一体化”将在北京3000平方公里落地开花。

行业内普遍认为,2027年将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拐点。据统计,目前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2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RSU)部署超过8700套,多地开展云控基础平台建设。

(编辑:张硕审核:童海华校对:张国刚)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无敌椰子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