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企業需求凝煉成數學問題來解決
11月9日,第三屆數學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論壇(2024)在重慶科學會堂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平文、陳十一、阮勇斌等院士專家、企業代表300余人共聚一堂,以“數學賦能未來,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圍繞數學在智能制造、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創新實踐,在量子計算、新材料研發、創新藥設計等未來前沿科技領域的應用前景,以及如何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交流討論。
數學家要耐得住寂寞
“數學是科學的基礎。”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平文表示,與基礎數學研究數學本身內部規律不同,應用數學主要是把數學的方法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
在他看來,當前我們國家遇到的一些重大問題,以及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可利用應用數學來真正解決。在這個過程中,還能促進我國應用數學走在世界前列,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特別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為數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他表示。
不過,張平文院士也指出,當前,數學和企業需求之間還存在很大的距離。究其原因,是絕大多數企業實際上難以提出問題,並把它凝煉成數學問題,從中去尋求解決辦法。
對此,他認為,不能把“提問題”這件事完全交給企業,而是要通過成立新型研發機構,讓其發揮橋梁的作用,吸引更多數學家深入企業,跟企業一起把需求梳理好、逐步把問題凝煉好,“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
張平文表示,數學要用於解決企業的問題,光憑數學家是不夠的。在他看來,除了數學家以外,還要團結其他領域的專家和企業家等力量,在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共同去解決問題,才能使目標得以實現。
“要讓應用數學真正落地,數學家要耐得住寂寞。”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重慶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主任楊新民說,反復溝通交流,才能把企業的需求真正摸清楚,梳理並凝煉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生成式AI加速重塑工業軟件
“我本身是學力學的,但力學和數學密不可分。”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說。
當天,他以《工業軟件:迎接人工智能的變革》為題進行了分享。他在開場白中就表示,從數字化到智能化,數學變得越來越重要。工業軟件其實是數學和計算機的結合,工業軟件裡有很多數學問題。
他舉例說,工業仿真(CAE)軟件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半導體等高端裝備領域,以及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是開展高端裝備研發、性能預測與優化設計的最重要的工具軟件,而根據工業仿真軟件的工作流程來看,數值求解就是核心環節。
他表示,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加速重塑工業軟件,讓工業軟件從“計算機輔助”邁向“智能輔助”。國際主流工業軟件公司,都在加速與人工智能深度整合。他也相信不光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其他人工智能技術也將持續賦能工業軟件的發展,加速推動傳統制造向新型智能制造的轉型。
中國科學院院士阮勇斌說,自己雖然不是人工智能賽道上的專家,但他也關注人工智能的發展。
他表示,在人工智能發展的三要素(即算法、算力和數據)中,我們國家在算法、算力方面還存在一些瓶頸,甚至有“卡脖子”的地方,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在數據方面,現在人工智能發展面臨的問題就是數據枯竭,大模型在網上能夠搜集使用的數據差不多已經用完了,但是,我國有很強大的工業基礎,應用場景廣泛而豐富。這當中就可以生成和沉澱很多數據,成為我國發展人工智能的優勢。
量子計算賦能千行百業
當人工智能的發展還處於如火如荼之際,全球科學家、企業巨頭、政治領袖的目光,已在默默關注下一個前沿技術——量子計算,認為它將是計算技術的革命性飛躍。
這是因為,相比經典計算機——筆記本電腦、台式機甚至超級計算機等來說,基於量子計算而來的量子計算機,有望解決更復雜的問題。
歐洲科學院院士、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重慶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金石介紹,量子計算機根據量子力學原理設計,最適合求解量子力學中的薛定諤方程,相應的算法被稱為量子模擬。
不過,很多科學與工程問題的計算,並不能很好地直接用量子模擬方法來解決。“這就好比嬰兒隻能喝奶粉,沒辦法直接吃重慶小面、上海小籠包一樣。”金石形象地解釋說。
评论